上周遇到一位59岁的张叔叔,他拿着厚厚一叠资料,焦急地问我:”我快退休了,现在买香港保险还来得及吗?”

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很多人的担忧。年龄大了,时间不够了,好产品买不了了。

但真相可能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。

我决定用10万美元做个实测,看看59岁到底还能买到什么样的香港保险。结果让我自己都很惊讶。

内地养老金的尴尬现实

先说说张叔叔的情况。他在深圳工作了30多年,社保交得很齐全,但算了算退休后的收入,心里发慌。

按照目前的社保标准,他退休后每月大概能拿到4000多块钱。在深圳这样的城市,这点钱连基本生活都勉强。

他想补充一些商业养老保险,但发现内地的产品让人失望。

复利曲线图,4%的复利和6%的复利在100年里的差别

我帮他算了一笔账:在内地,59岁男性投70万人民币买即期年金,60岁开始领,每年只能领14637元。换算下来,一个月刚过1200块。

这个数字让张叔叔沉默了很久。

香港保险的”125提领法”

然后我给他介绍了香港保险的”125提领法”。

什么意思呢?就是一次性交清保费,第二年开始每年领取5%,可以领终身。

我选了5款支持”极速提领”的产品来测试:宏利「宏挚传承」、保诚「世誉财富」、富卫「盈聚天下」、友邦「盈御3」、周大福「闪耀传承」。

测试条件很简单:59岁男性,一次性交10万美元,看第二年开始每年能领多少钱。

香港友邦环宇盈活储蓄保险计划5年缴费基本计划以50岁开始5年共缴费10万美金为例60岁开始现金提取金额示意图

结果让张叔叔眼前一亮:每年都能领5000美元,按当前汇率就是3.6万人民币,而且可以领到100岁甚至更久。

这比内地的产品强太多了。

不只是现金流,还有剩余价值

更让人惊喜的是,香港保险不只是每年给你固定的现金流,保单本身还有”剩余价值”。
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如果哪年你急需用钱,可以退保拿回一大笔钱。或者万一早走了,也能给家人留下一笔财富。

我把5款产品的”剩余现金价值”都算了一遍,发现了几个有趣的规律:

前期退保价值最高的是保诚,头几年几乎马上回本。如果你担心流动性问题,保诚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长期收益最猛的是富卫,到100岁的时候,剩下的钱是其他几家的2-5倍。如果你想要”领钱+传承”两不误,富卫非常合适。

宏利则是在前3年表现最好,回本最快,灵活性最强。

宏利传承保障计划说明-退保价值以及身故赔偿(只根据基本计划计算)以男49岁非吸烟-基本计划名义金额100000美元示意图

张叔叔听完后说:”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?既能保证每年有钱花,又不用担心钱被套死。”

新规后的意外机会

有意思的是,香港保险6月30日限高新规之后,59岁这个年龄段反而迎来了新机会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以前大家都盯着那些演示收益8%、9%的产品,觉得收益越高越好。但实际上,那些虚高的数字很多都实现不了。

新规把演示利率限制在6.5%之后,保险公司开始在产品功能上下功夫。比如提领的灵活性、货币的多样性、传承的便利性等等。

友邦环宇盈活储蓄保险计划9种货币多种货币选择演示图

友邦新推出的”环宇盈活”就是个典型例子。它支持9种货币选择,包括美元、港币、人民币、英镑、欧元等等。

这对59岁的人来说特别有用。比如现在用美元积累,等到真正退休时可以根据汇率情况选择最有利的货币来领取。

分红实现率比演示收益更重要

新规之后,我发现一个现象:真正懂行的客户开始关注分红实现率,而不是演示收益。

什么是分红实现率呢?简单说就是保险公司承诺的分红能实现多少。

演示收益再高,如果分红实现率只有70%,那实际收益还不如演示收益低但分红实现率100%的产品。

友邦2024报告年度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

我查了友邦的历史数据,他们的主流产品分红实现率基本都在100%以上。即使是2016年生效的保单,也多年保持97%-99%的实现率。

这说明什么?说明友邦的投资管理能力确实过硬,承诺的收益基本都能兑现。

对于59岁的人来说,这种稳定性比虚高的演示收益更重要。

投资范围决定收益上限

为什么香港保险能做到这么高的收益?核心还是投资范围的差异。

内地保险公司的资金,几乎只能投资内地资产,而且必须是人民币资产。可投资的品类非常单一。

香港保险公司不一样,他们的投资范围覆盖全球。美元资产、欧洲债券、亚太股市,什么都能投。

友邦2024年度业绩报告演示图总投资资产为2553亿美元

友邦的总投资资产达到2553亿美元,分散投资到全球各个市场。这种规模和分散度,是支撑长期稳定收益的基础。

最简单的例子,内地人民币定存利率1%左右,香港美元定存利率3%左右。底层资产的收益率就不在一个水平上。

59岁的黄金配置策略

基于这次测试,我给59岁左右想买香港保险的朋友几个建议:

不要纠结年龄问题,59岁买香港保险完全来得及,而且有很多专门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优质产品。

选择支持”125提领法”的产品,即一次交清,第二年开始领5%,这样既能保证现金流,又有退保灵活性。

重点关注分红实现率,而不是演示收益。选择历史分红实现率稳定在100%左右的大公司产品。

考虑多元货币配置,为未来的汇率变化做好准备。

香港主流储蓄分红保险产品对比-以0岁起交5年x10美金为例

张叔叔的最终选择

听完我的分析,张叔叔最终选择了宏利的「宏挚传承」。

他的理由很简单:”我要的不是最高的收益,而是最稳的保障。宏利前3年就能回本,万一有什么急事,随时可以退保拿钱。”

一个月后,张叔叔给我发微信说:”保单已经生效了,心里踏实多了。明年就能开始领钱,这种感觉真好。”

不是年龄太大,而是选择不对

通过这次测试,我得出一个结论:不是你年龄太大买不了香港保险,而是你还没选对工具。

59岁买香港保险,不仅来得及,而且有很多优势:

资金相对充裕,可以选择一次性交清的产品。

对收益的期望更理性,不会被虚高的演示数字迷惑。

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稳定性,而不是概念炒作。

保险公司优惠2025年7月3日更新

而且现在各大保险公司都有优惠活动,正是配置的好时机。

写在最后

香港保险新规之后,整个市场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。

对于5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,这反而是个好消息。因为产品设计更加务实,更加贴近实际需求。

就像张叔叔说的:”我要的不是虚高的数字,而是实实在在的保障。”

如果你也是这个年龄段,也在为退休后的生活担忧,不妨考虑一下香港保险。

毕竟,59岁开始规划,总比70岁后悔要好。

时间虽然不多了,但机会还在。关键是要选对产品,选对策略。

香港保险的”125提领法”,可能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答案。
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RiTheme官网

🔥

🏆 香港保险通专业顾问

微信:iamsujiang | 专业保险咨询师

⚡ 扫码获取专业咨询

⚠️ 香港保险市场鱼龙混杂,选择需谨慎!

产品复杂、条款繁多、收益陷阱...没有专业指导,很容易踩坑!

🎁 专业顾问为您提供:

  • 友邦、保诚产品深度对比,避免选择陷阱
  • 储蓄分红险真实收益测算,识别营销套路
  • 个性化投保方案,避免买错买贵

👆 扫码添加微信,获取专业建议 👆

专业第三方机构,客观分析,让您避开常见陷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