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,他说最近港险圈子里都在讨论一件事:7月1日开始,香港保险演示利率正式限高了。
港元产品最高6%,美元产品最高6.5%。
朋友有点担心,问我这是不是意味着港险的黄金时代要结束了?
说实话,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。限高确实是个转折点,但绝不是终点。
限高背后的监管逻辑
你知道吗,香港保监局推出这个政策,其实是为了让整个行业更健康发展。
过去几年,确实有些保险公司为了抢客户,把演示利率推得很高。有的甚至喊出了7%、8%的预期回报。
听起来很诱人对吧?但问题是,这些数字往往脱离了实际的投资环境。
香港保监局的GL16和GL28指引早就规定了,保险公司不能随便画大饼。演示利率必须基于合理的投资假设,不能误导客户。
这次限高,某种程度上是把这个”合理”的标准更明确化了。
6.5%真的不够吗?
有人说,6.5%的演示利率太保守了,不如直接买美债。
我觉得这个想法有点片面。
先说美债,确实现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.4%左右,30年期接近4.9%。看起来不错,但这是固定收益。
香港保险的6.5%演示利率,背后是什么?
是全球化的资产配置。
拿友邦的投资组合来说,他们管理着超过2500亿美元的资产。其中77%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,分布在北美、欧洲、亚太三大区域。
这些固定收益资产,很多都是BBB级以上的优质债券。中国工商银行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6.135%,汇丰银行6.215%,法国巴黎银行5.322%。
光是债券收益,就能支撑起5%-6%的基础回报。
再加上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的收益,6.5%的演示利率其实是有扎实基础的。
分红实现率才是真相
说到这里,我想起一个更重要的指标:分红实现率。
这个数字比演示利率更能说明问题。
2024年,友邦公布了75款分红产品的数据,其中62款产品公布了分红实现率,最高达到169%!
什么概念?就是说,当初承诺给你的分红,实际兑现了169%。
保诚的表现也不错,很多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都超过了100%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是经过市场检验的。
即使在演示利率限高的情况下,他们依然有能力为客户创造超预期的回报。
新时代的产品选择策略
限高之后,产品选择的逻辑确实要调整一下。
以前大家可能更关注演示利率的高低,现在要更全面地看产品的综合价值。
比如富卫的”盈聚天下”,虽然演示利率调整到了6.5%,但它的”368″提领方案依然很有吸引力。
3年缴费,第6年开始每年提取8%,可以一直提取到137年。
这种现金流的稳定性,是很多投资工具无法比拟的。
再看友邦的”环宇盈活”,虽然演示利率限制在6.5%,但它的”556″动态提取方案同样很灵活。
第5年开始,每年可以提取5%,第6年开始提取6%。
关键是,这些提取都是基于总保费的比例,不是基于账户余额。
复利的魔力依然存在
有人担心,演示利率降低了,复利效应会不会大打折扣?
我觉得这个担心有点多余。
4%和6%的复利差别确实很大,但6%和6.5%的差别其实没那么夸张。
更重要的是,香港保险的复利是基于全球化投资组合的,风险分散度更高。
而且,很多产品都有红利锁定功能,可以把已经实现的收益锁定下来,避免市场波动的影响。
传承功能的价值凸显
限高之后,我发现大家开始更关注香港保险的传承功能。
这其实是个很好的趋势。
香港保险不只是投资工具,更是财富传承的载体。
比如友邦的”环宇盈活”,有市场首创的受益人灵活选项。被保人身故时,可以拆分保单,每份拆分保单最多指定3位顺位继承被保人。
这种设计,让财富传承变得更加灵活和精准。
富卫的”盈聚天下”也有类似的”富传家”功能,可以实现真正的”富过三代”。
货币选择的重要性
限高之后,货币选择变得更加重要。
港元产品的演示利率上限是6%,美元产品是6.5%。
但这不意味着美元产品就一定更好。
要看你的资产配置需求和汇率预期。
友邦的”环宇盈活”支持9种货币,包括美元、港元、人民币等。
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在第3个保单周年日后进行货币转换。
这种灵活性,在当前的汇率环境下特别有价值。
优惠政策的窗口期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一下各家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。
限高之后,很多公司都推出了保费折扣优惠,试图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抢占市场。
永明的”万年青星河传承2″,在9月30日前有最高28%的首年保费回赠。
富卫的”盈聚天下”也有相应的保费折扣。
这些优惠,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演示利率下调的影响。
理性看待市场变化
最后想说的是,限高并不是香港保险的末日。
相反,它可能是行业走向更加成熟和规范的标志。
过去那种靠高演示利率吸引客户的粗放模式,确实该结束了。
未来的竞争,会更多地体现在产品设计、服务质量、投资能力等方面。
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,这其实是好事。
市场更规范了,产品更透明了,选择也更理性了。
新时代的投资建议
如果你现在考虑配置香港保险,我的建议是:
不要只看演示利率,要看产品的综合价值。
关注分红实现率,这比演示利率更能说明保险公司的实际能力。
重视产品的灵活性,包括提取方式、货币转换、传承安排等。
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,是要现金流,还是要长期增值,还是要传承安排。
抓住当前的优惠窗口期,但不要因为优惠而盲目选择。
6.5%的时代,香港保险依然是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。
关键是要用更成熟的眼光去看待和选择。
毕竟,真正的财富增值,从来不是靠一个简单的数字,而是靠时间、复利和专业的投资管理。
香港保险在这些方面的优势,并没有因为演示利率的限高而消失。
反而,在更加规范的环境下,这些优势可能会更加凸显。
你觉得呢?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RiTheme官网

🏆 香港保险通专业顾问
微信:iamsujiang | 专业保险咨询师
⚠️ 香港保险市场鱼龙混杂,选择需谨慎!
产品复杂、条款繁多、收益陷阱...没有专业指导,很容易踩坑!
🎁 专业顾问为您提供:
- 友邦、保诚产品深度对比,避免选择陷阱
- 储蓄分红险真实收益测算,识别营销套路
- 个性化投保方案,避免买错买贵
👆 扫码添加微信,获取专业建议 👆
专业第三方机构,客观分析,让您避开常见陷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