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朋友发了个截图给我,说某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分红实现率只有60%,问我这种产品是不是坑。我看了一眼,直接回了四个字:”你想多了。”
朋友不服气,说网上都在说分红实现率越高越好,100%肯定比60%强啊。我笑了笑,决定给他算笔账。
结果算完之后,连我自己都沉默了。
分红实现率的真相,99%的人都理解错了
说起分红实现率,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:数字越高越好。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合理,但实际上是个巨大的误区。
我给朋友举了个例子。现在有A和B两个人,A今年长高了10%,B今年长高了20%,请问B的个子比A高吗?
朋友想了想说:”不一定啊,要看原来的身高。”
没错,这就是问题的关键。A原本1米8,长高10%变成1米98;B原本1米5,长高20%变成1米8。结果还是A更高。
分红实现率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它只是一个相对值,反映的是实际派发的红利占计划书演示红利的比例。但不同产品的红利结构完全不同,直接对比实现率根本没有意义。
我用两个真实案例给你看
为了让朋友彻底明白,我找了两个真实的产品案例。
案例一:传统储蓄险(低保证高分红)
友邦环宇盈活,这是典型的”高分红低保证”产品。第30年的时候,复归红利11万美元,终期红利229万美元。
现在给你两个选择:
– 选项A:复归红利实现率150%,终期红利实现率80%
– 选项B:复归红利实现率50%,终期红利实现率100%
大部分人会选A,因为150%看起来比50%高太多了。
但我们来算算实际到手的钱:
– 选项A:总现金价值比率86.5%,总分红200万美元
– 选项B:总现金价值比率98.2%,总分红234万美元
选项B比A多拿了34万美元!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在这个产品里,终期红利占了大头。终期红利的实现率更重要,复归红利的实现率高低影响不大。
案例二:高保证储蓄险(高保证低分红)
立桥智选,这是典型的”高保证低分红”产品。第10年的时候,保证现价65万美元,终期红利只有10万美元。
即使终期红利只有60%的实现率,实际到手也有71万美元,总现金价值比率达到93.9%。
这种情况下,分红实现率的高低根本不重要,因为大部分钱都是保证的。
保险公司的营销套路,你中招了吗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有些公司宣传100%分红实现率,有些公司却只有60-80%?
这里面有很多营销套路。
套路一:时间维度的猫腻
有些公司宣传”所有产品100%分红实现率”,听起来很厉害。但你仔细一看,这些产品可能刚推出没几年,分红金额还很小。
比如一款5万美元5年交的保单,第1年复归红利只有200美元。保险公司给200%的实现率都很容易,因为基数太小了。
但到了第10年,分红变成13.7万美元。这时候100%和98%的差别就是2740美元,影响就大了。
套路二:产品结构的差异
不同公司的产品结构不一样,分红占比也不同。有些公司的产品分红占比很小,即使100%实现率,对总收益的影响也有限。
有些公司的产品分红占比很大,即使80%实现率,实际收益也可能更高。
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什么
既然分红实现率不能直接对比,那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?
第一,看总现金价值比率
这个指标能直接反映保单的整体收益实现情况:
总现金价值比率 = 实际派发的总现金价值 ÷ 计划书演示总现价
这比单纯看分红实现率要准确得多。
第二,看长期表现
时间越长的分红实现率含金量越高。一个产品运行了10年以上,分红实现率还能保持稳定,这才说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分红政策比较靠谱。
第三,看公司的整体实力
分红实现率最终还是要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。友邦、保诚、宏利这些老牌公司,虽然分红实现率可能不是最高的,但胜在稳定。
一些新公司可能前几年分红实现率很高,但能否长期维持就不好说了。
我的真实投保经历
说到这里,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投保经历。
2019年的时候,我在友邦和某家新公司的产品之间纠结。新公司的产品分红实现率宣传得很高,计划书上的收益率也更诱人。
但我最终选择了友邦,原因很简单:友邦的历史分红实现率虽然不是最高的,但非常稳定,基本都在95%以上。
5年过去了,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。那家新公司的产品,最近几年分红实现率开始下滑,有些产品甚至只有70%左右。
而友邦的产品,分红实现率依然保持在97%左右,非常稳定。
如何选择真正适合的产品
基于这些年的研究和实践,我总结了几个选择香港保险的原则:
不要被单一指标迷惑
分红实现率只是众多指标中的一个,不能作为选择产品的唯一标准。要综合考虑产品结构、公司实力、历史表现等多个因素。
根据需求选择产品类型
如果你追求稳健,可以选择高保证低分红的产品,这样即使分红实现率不高,也不会影响太多。
如果你追求高收益,可以选择低保证高分红的产品,但要选择历史分红实现率稳定的公司。
关注公司的长期表现
选择保险公司就像选择投资基金一样,要看长期业绩,不要被短期的高收益迷惑。
2025年的市场新变化
今年香港保险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,各家公司都在推出新产品,竞争非常激烈。
友邦推出了环宇盈活,宣称第30年就能达到6.5%的收益率。保诚也升级了信守明天系列。宏利的传承保障计划也在不断优化。
但不管产品怎么变,选择的核心逻辑不会变:看公司实力,看产品结构,看历史表现。
分红实现率只是参考指标之一,绝不是唯一标准。
给准备投保朋友的建议
如果你正在考虑香港保险,我的建议是:
第一步:明确自己的需求
是为了财富传承,还是为了灵活提取?是追求稳健,还是追求高收益?需求不同,选择的产品类型也不同。
第二步:选择靠谱的公司
优先考虑友邦、保诚、宏利这些老牌公司。虽然新公司的产品可能看起来更诱人,但稳定性还有待验证。
第三步:找专业的顾问
香港保险的产品结构比较复杂,最好找专业的保险顾问或经纪公司,他们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更合适的建议。
第四步:理性看待收益预期
计划书上的数字都是预期收益,实际能拿到多少还要看分红实现情况。不要被过高的预期收益迷惑。
写在最后
分红实现率60%比100%更赚钱,这听起来很反常识,但在香港保险市场确实存在。
关键在于理解不同产品的结构差异,不要被表面的数字迷惑。
香港保险是个好工具,但选择产品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分红实现率,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
记住,保险买的是长期保障和稳定收益,不是短期的数字游戏。选择一家靠谱的公司,比追求最高的分红实现率更重要。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RiTheme官网

🏆 香港保险通专业顾问
微信:iamsujiang | 专业保险咨询师
⚠️ 香港保险市场鱼龙混杂,选择需谨慎!
产品复杂、条款繁多、收益陷阱...没有专业指导,很容易踩坑!
🎁 专业顾问为您提供:
- 友邦、保诚产品深度对比,避免选择陷阱
- 储蓄分红险真实收益测算,识别营销套路
- 个性化投保方案,避免买错买贵
👆 扫码添加微信,获取专业建议 👆
专业第三方机构,客观分析,让您避开常见陷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