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朋友老王给我发了个截图,同方全球人寿的新产品保底利率只有1.5%。他苦笑着说:”这年头,连保险都不保险了。”

说实话,看到这个数字时我也挺震惊的。要知道,就在去年10月,分红险的预定利率还是2%,现在直接跌到了1.5%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内地保险正式进入了”1字头”时代。

更让人担忧的是,这还不是底。按照动态调整机制,随着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,保险预定利率还会继续降。

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25年首季临时统计数字

内地保险的”贴地飞行”

这次利率下调的背景很清楚。今年以来,LPR利率、存款利率都完成了新一轮调降,长期国债收益率更是降到了1.6%左右的历史低位。

保险公司也没办法,毕竟要防范利差损风险。你想想,如果保险公司承诺给客户3%的收益,但自己只能投资到2%的资产,这个窟窿谁来填?

所以现在的情况是,内地主流传统固收储蓄险预定利率从2.5%降到2%,分红险保底利率从2%降到1.5%,万能账户利率也在下降。

更要命的是,据说内地重疾险在7月31日全部下架,重新上架后保费上调幅度预计达到20%-30%。

这种”跌跌不休”的利率环境下,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香港保险。

第一个意外优势:收益差距被放大了

以前内地保险预定利率2.5%,香港保险6.5%,差距是4个百分点。现在内地降到1.5%,差距直接拉大到5个百分点。

这个差距有多大?我算了一笔账。

同样投入100万人民币,按照复利计算,30年后:
– 内地1.5%的产品,最终价值约155万
– 香港6.5%的产品,最终价值约650万

差距超过4倍!

复利曲线图,4%的复利和6%的复利在100年里的差别

更关键的是,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。复利的威力就是这样,前期看不出什么,但时间一长,差距就是天壤之别。

第二个意外优势:产品创新速度加快了

内地保险利率下调后,香港保险公司反而加快了产品创新的步伐。

友邦推出的环宇盈活就是典型例子。这款产品不仅预期收益率达到6.5%的上限,还创新了”567提取密码”——5年缴费,第6年开始每年可以提取总保费的7%。

友邦环宇盈活储蓄保险计划提取密码556-6.5%时代新品宣传图

保诚、宏利、永明等公司也不甘示弱,纷纷推出新产品。这种竞争最终受益的是客户。

为什么会这样?其实逻辑很简单。内地市场的吸引力下降了,香港保险公司自然要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吸引客户。

第三个意外优势:资金配置更加灵活

这个优势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。香港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全球市场,资金配置的灵活性远超内地保险公司。

我看了友邦2024年的年报,总投资资产达到2553亿美元,分布在全球各个市场。这种全球化配置,让香港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的风险。

友邦2024年度业绩报告演示图总投资资产为2553亿美元

反观内地保险公司,投资范围相对受限,在低利率环境下更难找到高收益资产。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:投资收益低→产品收益低→客户吸引力下降。

聪明的钱都在往哪里跑

数据最能说明问题。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的调研显示,2024年内地保险资金投向香港的金额达到388.1亿美元,占境外投资的51%。

这些资金在香港市场的全年平均财务收益率约为15%,比上年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。

连保险公司自己都在往香港跑,普通投资者还有什么理由不关注香港保险呢?

更有意思的是,2025年有63%的内地保险机构计划加大港股投资规模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专业机构都看好香港市场的投资机会。

个人投资者的选择

除了机构投资者,个人也在寻求优质资产。2024年香港新造保单保费总额达2198亿港元,同比激增22%,其中内地访客贡献628亿港元,占比近30%。

香港保监局2015-2024年2198亿港元的新单保费柱状图

这个数据很说明问题。在内地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脚投票。

分红实现率:数据说话

当然,预期收益是一回事,实际能拿到多少是另一回事。这就要看分红实现率了。

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,友邦公布了75款分红产品的数据,其中62款产品有具体的分红实现率,最高达到169%。大部分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都在90%-100%的合理范围内。

友邦2024报告年度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

这个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。毕竟,香港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每年公布分红实现率,透明度比较高。
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

说了这么多香港保险的优势,但我必须提醒一点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香港保险。

首先,你得有美元需求。如果你的资产全部是人民币,未来也没有美元使用需求,那香港保险的汇率风险可能得不偿失。

其次,你得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。香港保险的分红是不保证的,虽然历史表现不错,但不代表未来一定能实现。

最后,你得有长期投资的心态。香港保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长期,如果你需要短期流动性,可能不太合适。

我的建议

如果你符合上述条件,现在确实是配置香港保险的好时机。

第一,收益差距被放大了,配置价值更加明显。

第二,产品创新加速,选择更多。

第三,服务质量在提升,因为竞争更激烈了。

但选择产品时要注意几点:

不要只看预期收益率,要看分红实现率的历史数据。

不要只看长期收益,要看中短期表现,特别是回本时间。

不要忽视产品功能,比如提取灵活性、货币选择等。

香港主流储蓄分红保险产品对比-以0岁起交5年x10美金为例

写在最后

内地保险利率的下调,客观上凸显了香港保险的优势。但这不意味着香港保险就是万能的。

任何投资都有风险,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。

如果你有美元配置需求,有长期投资规划,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,那香港保险确实值得考虑。

但如果你只是看到收益率高就盲目跟风,那可能会面临不必要的风险。

投资理财这件事,永远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答案。

在这个利率不断下行的时代,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的乐观或悲观,而是理性的分析和谨慎的选择。

毕竟,财富管理是一场马拉松,不是百米冲刺。重要的不是跑得多快,而是跑得多稳。
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RiTheme官网

🔥

🏆 香港保险通专业顾问

微信:iamsujiang | 专业保险咨询师

⚡ 扫码获取专业咨询

⚠️ 香港保险市场鱼龙混杂,选择需谨慎!

产品复杂、条款繁多、收益陷阱...没有专业指导,很容易踩坑!

🎁 专业顾问为您提供:

  • 友邦、保诚产品深度对比,避免选择陷阱
  • 储蓄分红险真实收益测算,识别营销套路
  • 个性化投保方案,避免买错买贵

👆 扫码添加微信,获取专业建议 👆

专业第三方机构,客观分析,让您避开常见陷阱